【選手為國爭光,別讓他們前途無光】
這一次我國奧運國手,在東奧的表現上相當的亮眼,也受到全國人民 的矚目與重視, 而隨著奧運在閉幕之後,緊接著就是帕運的登場(帕拉林匹克運動會(Paralympic Games,簡稱帕運),是一項為身心障礙者舉辦的國際型綜合體育賽事)。在上週末,我與我們此次為國征戰東奧的射箭國手 #譚雅婷 有一場對話,她是我們新竹的女兒,是我們新竹在地所培養出來優秀的選手,但長期以來這些為國爭光的選手, 他們能夠受到矚目的時候, 就是在這些重大的賽事當中, 大家都知道, 要能夠被選拔成為一個為國爭光國手,那是要經過層層考驗的,而在這個過程中, 他們的付出與辛勞卻是鮮少為人所知,這也包含他們日後的生計,而許多選手在退役之後,卻沒有了出路,那麼這些帕運的選手呢?是不是又更加的困難?
昨天我與黨團總召費鴻泰(阿力克司)委員、立法委員葉毓蘭,共同召開了記者會,呼籲政府應該同等的重視奧運和帕運選手,而帕運選手的培訓經費和得獎獎金和奧運選手差了五倍,奧運選手得牌後的獎金可選擇月領,生活有保障,但帕運選手不能,希望政府在「選、訓、獎」三方面要給帕運選手同等對待。
2014年起公布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,每四年一次發布國家報告,但去年底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第二次國家報告,衛福部對於帕運卻隻字未提,希望民進黨政府可以給帕運國手更好的條件,特別是讓他們可以選擇月俸,讓他們賽後有更好的保障,讓所有為國爭光國手不會因為日常收入而影響了練習積極度,因為很多帕運國手說,日常收入是阻礙他們穩定練習的主因。